新闻
Baidu
map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工作计划及总结

光明区凤凰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日期:2022年 04月 28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

字号: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凤凰街道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多重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2021年重点工作

  (一)高质量筑牢科学城发展基本盘,创新驱动、加速转型,经济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坚持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同步发力,全年培育、引进上市企业2家,辖区规上企业265家、上市企业15家、国高企业192家、产值超百亿企业达4家、产值过亿企业达56家,经济总量稳居区“第一方阵”。创新要素加速聚集,编制《凤凰街道产业空间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筹集产业空间38.02万平方米,成功推动恒泰裕挂牌“光明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创建园”,宝新科技园、招商科技园、中集智园、恒泰裕四个园区挂牌“科技创新产业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挂点服务企业365家次,解决重点诉求同比提升32.7%;率先探索“党建链+产业链”工作体系,“红色干线”模式获2021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项目;10万平方米蓝鲸世界建成开业,辖区商贸配套不断完善,全新消费商圈即将成型。

  (二)高起点谋划城市空间突围,项目带动、精准施策,产城融合发展提质提速。重大项目攻坚火力全开,加快扭转科学城建设产城功能分散困局,全力攻坚轨道13号线车辆段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助推一揽子解决塘尾社区土地历史遗留问题,预计带来174万平方米现代化产业空间和135万平方米公益性用地,带动片区整体转型升级。截至12月,完成联明城及周边片区和1、2期的签约、清租工作,实现物业签约百分百、清租解除协议签订百分百目标。国土空间释放提质增效,高效率推动12宗招拍挂项目顺利入库,高质量推进50个土地整备项目,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土整任务,整备土地面积约75.93公顷。土地遗留问题强势攻克,全年控停违建16处,拆除新增违建18处,查违“减存量”116.23万平方米,完成2013年以来违法用地清查整治422.52亩,完成率在六个街道中排名第一。

  (三)高颜值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建管并重、标本兼治,生态宜居品质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光明城高铁站、凤凰城及长圳地铁站站城一体化发展持续发力,同观路、科裕路等10条常年未通车的道路顺利打通,7个城中村实现管道天然气全覆盖。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全面启动城中村围合式小区管理,园林绿化管养面积从13.83万平方米增至32.5万平方米,鹅颈水生态公园和麒麟山公园初步具备开园条件,美丽宜居的凤凰城初具雏形。生态质量持续改进,33处小微水体全面消除黑臭,“一河三水”水质均达到地表水V类及以上水平,辖区PM2.5浓度从21微克/立方米降至20.5微克/立方米。

  (四)高要求树牢风险防范思维,疏堵并举、科学防控,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管理全区最主要接待重点国家入境航班的塘尾维也纳隔离酒店,组建全市首个居家集中隔离点攀登公寓,辖区至今无本土感染、确诊病例。矛盾化解精准高效,建设街道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和3个一类服务站点,推动沙头面旧改信访问题等历史积案取得重大进展。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未发生大规模进京集体上访事件。“平安建设”成绩斐然,刑事治安总警情下降46.62%,降幅排名第一,八类警情下降38.9%。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下沉400余人至一线建立运作和考核机制,理顺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问题。安全生产有力有序,街道2020年火灾高风险区域成功“摘牌”。拦退6家计划入园的高风险企业,排查整治隐患近7.59万处,辖区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五)高水平实施惠民利民工程,兜牢底线、补齐短板,百姓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重点民生实事加速解决,对接企业筹集规模化租赁社会房源4035套,完成红坳村238户被安置户选房工作,创造深圳首个整村搬迁安置房范例。投入资金947.36万元,实施201个民生微实事项目。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发放各类补助救助资金706.47万元,投入财政资金3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95万元,对口帮扶深汕合作区明热村和广西田林县平塘乡、旧州镇及田阳区五村镇,2021年社区股份公司总收入同比增加18.26%。公共文体事业丰富多彩,光明区十大文体设施有3个初步选址凤凰,甲子塘社区网球场正式建成,全年开展文体活动700多场,统筹编排的文艺作品获市级以上荣誉9项。

  (六)高站位夯实坚强战斗堡垒,求真务实、固本强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常抓不懈,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活动,开展“第一议题”学习54次、理论中心组学习41次,打造“享学讲堂”推动干部讲党课等活动80余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按“一社区一特色”打造13个“红色教育打卡地”,依托轨道13号线项目指挥部开辟“红色加油站”等学习阵地,组织读经典、参观白花洞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活动200余场。基层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塘家的士码头“司机之家”获2021年深圳治理现代化群众获得感优秀案例,南太云创谷党群服务中心获评光明区“最美党群服务阵地”,4个两新支部获评区级两新示范点。干部队伍活力充分迸发,全年提拔重用、职级晋升干部45名,均在土整、防疫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有突出表现。完成5个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换届后本科学历占比提高近18%,35岁以下成员从8名增至20名。

  (七)高标准构建清朗政治风气,巡审结合、效廉并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三不”一体纵深推进,全年立案34宗34人,立案数在各街道排名第一;对城中村停车乱收费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排查街道廉政风险点107项,新增、修订规范性文件28项;制定《光明区凤凰街道以案促改专项工作方案》,打造光明首个区街共建廉政教育基地“廉明馆”。巡察整改落实落细,印发《关于区委第二督查组督查凤凰街道党工委及下辖社区党委巡察整改情况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确保所有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审计监督持续强化,完成3大类15个街道本级项目的专项审计,注重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凤凰街道财务管理办法》《凤凰街道办事处自行采购实施规定》等制度完善,对于违纪违规问题及时移交纪检部门处理。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们将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科研经济增长极、产城融合样板区和人才集聚新高地的宏伟规划,以“1+3+3+8”为总体思路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即聚焦建设创新创业、人文宜居、绿色低碳的产城融合先行区这一目标;第一个“3”,即把握打造智造高地、品质街区、生态家园的三大实施路径;第二个“3”,即开展轨道13号线项目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创新、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党建引领社会资本参与“五个一”民生工程三项改革创新;“8”,即抓好党的全面领导、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基层治理、民生保障、文明建设和管党治党八项重点任务,坚定朝着“创新创业、人文宜居、绿色低碳”的产城融合先行区奋进,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开启更加昂扬的奋进征程。旗帜鲜明讲政治,慎终如始抓防疫,并在党建引领下开展轨道13号线项目土地综合开发模式、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长者饭堂、儿童游玩设施兴建等社区“五个一”民生工程,破解“一老一小”群体生存发展问题。

  (二)坚持强产业促创新,打造更高质量的科创高地。做强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培育1-2个以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为引擎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构建凤凰城商圈,提升辖区商贸发展层级。率先在13号线车辆段片区打造适应科研经济发展、职住平衡的现代化产业社区,营造惜才、爱才、重才、用才的科创环境。

  (三)坚持优布局塑精品,建设更具魅力的城市家园。按“一核一道一廊一环三点四区”总体规划,以凤凰城站为门户核心,打造光明大道核心区段和鹅颈水碧水长廊,构建绕城翡翠绿环,并谋划启动建设凤凰城片区、长圳保障房周边、麒麟山周边、茅洲河沿岸4个创新和人才街区,提升凤凰城整体形象显示度。

  (四)坚持抓常态管长效,塑造更加绿色的生态环境。做好市容环境管养结合文章,最大程度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持续抓好水环境、大气和土壤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推进碧道建设,打通绿环堵点,打造山水共融、水木相嵌、绿草环绕的城市休闲角。

  (五)坚持强机制增活力,构建更高效率的治理体系。继续开展好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完善“智慧消防”体系,提升街道应急处置水平。紧盯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四先”机制做好辖区重点领域和人群上访问题管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反恐斗争,争取治安总警情持续降低。

  (六)坚持办实事惠民生,共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投入1000万元实施100个以上“民生微实事”项目,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实现“五个一”工程全覆盖(开设一个长者饭堂、新增一批儿童娱乐设施、打造一个街道级文化阵地、配备一批社区级文化阵地、建设一个网球场),全力协助推进区级羽毛球运动中心、凤凰文体中心建设。

  (七)坚持建阵地兴文化,创建更高层次的城市文明。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快推动街道和社区两级文化阵地建设,构筑以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核心,社区图书馆、党群服务中心、口袋公园等“微阵地”为补充的多层次文化阵地,打造“环社区文化生活圈”。发挥区域和人文优势,举办高品质、高辐射力文体活动超200场。

  (八)坚持夯基础提作风,开创更富活力的党建事业。高标准打造“十分钟党群服务圈”,开展全域党建活动,夯实基层组织体系。探索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锻造硬核干部队伍。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和问题线索来源,积极探索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深度融合,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分享到: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