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Baidu
map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工作计划及总结

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2年 04月 24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

字号: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区发展改革局紧扣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以“发展大脑、决策参谋、执行铁军”作为自身定位,出思路、想办法、抓落实,全面打响光明科学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三大战役,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集中度和显示度,夙夜在公、赶超奔跑,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光明科学城建设跑出“加速度”。一是运作机制优化完善。优化市级科学城领导小组办公室跨层级、跨部门工作机制,成立综合协调、政策发展、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人才引进五个专责小组,推进“六重”项目梯次落地,科学城运作机制底层架构发生实质变化。是规划体系日益健全。推动出台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十五年蓝图“一绘到底”。草拟大湾区首部科学城条例,纳入2022年度市人大立法计划“拟新提交审议项目”。配合完善大科学装置“投建运转”方案,组建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从根源上解决科学城建设运营主体问题。三是设施建设提质增效。鹏城云脑Ⅲ列入上级规划,合成生物、脑解析与脑模拟完成土建主体建设,超算二期、精准医学影像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四是科研经济蓄力起势。建成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推出首批7家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储备项目,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高规格举办中国合成生物学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邀请高福、元英进等6位院士出席,数十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和数百家机构企业参与,线上线下超530万人次观看,打造合成生物领域“政产学研资”高端平台。

      (二)聚焦规划前瞻引领,着眼长远、向阳生长,突出高质量高颜值发展,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一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落地。出台光明区首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统筹推进15个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线上+线下”立体式规划宣传,开展6场社区嘉年华活动,发布5期宣传视频,传播量达百万级。二是高质量高颜值发展统筹有力。举办全区“双高”发展大会,制定“双高”实施方案,实施8大高颜值城区建设标准,推进“城市名片塑造”等12大重点专项行动,“双高”发展一年见成效。三是经济工作成效卓著印发2021年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组建经济运行调度专班,2021年全区GDP实现1285.33亿元,增长12.9%,自2015年以来增速首次超过10%,为近八年来最高水平。四是决咨报告独具特色。着眼新形势,瞄准全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2021年上报《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对光明科学城产业发展的启示》等决策咨询报告7期,多次获得区主要领导批示,为谋划光明发展新思路提供智力支撑,发改特色品牌越擦越亮。

      (三)聚焦项目带动作用,风雨兼程、向光而行,坚持大抓项目大抓固投,稳投资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投资调度机制纵深推进。先后出台“固投十条”、区领导挂点服务等硬举措。召开区委大抓项目大抓固投动员大会,推动投资工作上升为全区中心工作,区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区分管领导专项调度、责任单位现场踏勘,建立高位推动抓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二是固定资产投资逆势飘红。面对全市投资下行压力,实施“大干60天,决战940”攻坚行动,飞行检查49个重点项目,推动投资提速提质提效,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高标准承办2021年第三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第七次会议,获得省、市领导高度肯定。三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日趋规范。修订印发光明区政府投资管理办法、代建制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全年安排政府投资项目计划95亿元,全年下达93.4亿元,下达率98.3%,支出90.7亿元,支出率95.5%,有力保障全区402个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统筹推动8个PPP项目建设,撬动社会投资25.07亿元。

      (四)聚焦数据质量,求真务实、应统尽统,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统计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成效显著。顺利完成“七人普”,光明区成为全市第七个常住人口破百万的行政区,发布光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及主要数据解读,及时公开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男女比例等人口“家底”。统计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强制定光明区应统尽统专项工作方案等文件,全面提升源头数据质量。现场核查246家企业统计数据,“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3家企业,协同市统计局重点执法检查17家企业。在《宝安日报》刊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奋力开创光明统计工作新篇章》署名文章。三是统计培训和数据应用服务扎实开展。印发加大统计服务工作力度八条措施,组建统计服务讲师团以及开展“送学上门”统计培训,全年组织各类统计业务培训58场。

      (五)聚焦绿色发展和轨道交通,细针密缕、久久为功,用心用情服务,社会事业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一是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成果丰硕超额完成“十三五”区级政府节能考核任务,高质量完成能耗“双控”目标,我局荣获2018-2019年省级节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全市首个顺利通过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二是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统筹有力。累计建成并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8825个,全年发现并整改充电桩安全隐患228个。组织各单位完成全区充电站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充电设施安全生产连续7年零事故。三是轨道交通辐射能级不断提升。深入开展26号线、29号线前期研究工作,积极争取6号线支线再南延线、18号线等纳入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推进6号线支线一期、二期,13号线北延施工建设。赣深铁路如期建成通车,光明至赣州旅程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督促轨道建设及施工单位落实欠薪保障条例,一年来共化解涉轨劳资纠纷115件,2021年未出现越级上访情况。四是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承担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职能,始终严把“进出关”“管养关”“信息关”,对在库物资进行管理,2021年共调拨13批次4412件应急储备物资。

      (六)聚焦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一是思想理论武装不断深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组织党史学习教育69场,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32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次。二是党建和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制定2021年党建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制度,开展党建(业务)大讲堂14期,2021年获评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廉洁自律防线不断强化。制定党风廉政工作计划,出台配套方案、实施细则12份,修订内部制度15项。坚持一体推进“三不”,深化廉政风险点集中排查,共发现15个方面24处廉政风险隐患,制定44条防控举措。

       二、2022年工作计划

       站在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新起点,区发展改革局将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总牵引,奋楫笃行、科学务实,青春乐观、激情奉献,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新答卷。

      (一)以更高标准推动光明科学城建设实现大跨越。对标世界一流,编制光明科学城建设推进行动计划,制定光明科学城特色指标体系。编制光明科学城年度工作计划,提出66项工作任务,重点推进9项工作,一是向上级争取5项,包括科学城条例颁布实施等;二是区级攻坚4项,包括建设合成生物、脑科学、医药科研经济圈,修编出台科技金融政策,引入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加快打造光明云谷。

      (二)以更优举措护航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制定2022年“双高”提质发展工作方案,积极谋划6大高颜值重点片区建设路径。科学编制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济发展目标分解方案,统筹推动2022年GDP增长7%左右。研究经济结构优化路径,探索强化街道经济职能,配合建立光明区经济运行分析系统。

      (三)以更大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做实“固投十条”,严格落实区总指挥部领导下的三级调度机制,充分发挥各专项指挥部作用。加强项目策划储备,统筹督促各责任单位全力谋划一批利大局、管长远、强基础的重大项目,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科学城建设项目储备。探索从“重审批轻管理”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模式转变,狠抓重点项目、重点片区、重点领域,强化项目统筹管理。

      (四)以更严要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广铁集团争取更多光明城站往返福田的停靠班次。推动6号线支线一期二期、13号线北延项目建设。积极争取6号线支线再南延线、18号线等线路纳入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高标准制定光明区“双碳”总体方案,明晰光明区碳达峰情景及达峰路径。编制光明区2022-2025年光伏项目建设计划,探索光伏项目建设新模式。

      (五)以更高站位谋划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落实2022年党建工作方案,将党旗插到光明科学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三大战役阵地上。出台全局“业务能力建设年”实施方案、推出“雏鹰展翅计划”,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业务大练兵、大比武,强化基本功和业务能力建设。建立局内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启动“免疫赋能”行动,引导干部职工常绷“责任担当弦”“廉洁自律弦”。

      (六)以更加开放姿态打造“开门做发改”形象作风。印发区发展改革局关于加强与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联络工作方案,做好新形势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联系,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决策服务质量。在政府投资审批上,立项前开展现场踏勘,加强对项目必要性论证。在大科学装置建设、经济运行调度等重点工作上,深入项目建设一线,获取一手资料,强化统筹协调能力,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可落地、可实操政策建议。


分享到: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